陽春時節(jié),風和日暖,是放風箏的好季節(jié)。為了發(fā)揚我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為了讓孩子們感受春天的喜悅和情趣,為了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體驗實踐活動的快樂。3月3日上午,單集鎮(zhèn)路東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們欣賞了不同的風箏并親手制作風箏。
我們開始制作了。先把兩根竹簽擺成垂直狀,然后用細鐵絲把兩根竹簽固定住;再在彩色紙每條邊的二分之一的地方畫上點,把相鄰的邊上的點連起來、剪下來,這樣就得到一張菱形的紙,貼在做好的風箏骨架上;接著就該綁線了,線綁在哪里也很有講究,小朋友們一開始不懂,把線綁在了竹簽相交的點上。風箏做完了,小朋友們試飛了幾次,發(fā)現它總是轉幾圈就一頭栽下來,為什么會這樣呢?哦,原來是氣流這個家伙在“作祟”。于是李老師在風箏后加了條“尾巴”,李老師說:“魚、袋鼠不都是用尾巴掌握平衡的嗎?”我的風箏加了“尾巴”后,既保持了平衡又美觀,可謂一舉兩得。
這回終于把風箏放上去了,孩子們邊跑邊放線,不時地拽一拽風箏線,風箏越飛越高翅膀扇來扇去,仿佛在天空中跳舞一樣。風箏雖然沒有買來的漂亮,可畢竟是孩子們自己做的,制作的過程就是孩子們收獲成功的過程。
這次活動,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孩子們回歸自然,看著他們臉上露出的笑臉,我們不禁覺得這將會是他們童年里最美好的記憶。
撰稿人:耿楠楠
審稿人:袁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