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心向祖國、心向黨,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為了培養(yǎng)新時代少年兒童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精神,積極參加“尋訪百年黨史,學習百名先鋒”活動,汴塘鎮(zhèn)中心小學少先大隊決定帶領隊員們尋訪身邊的一位陌生又熟悉的先鋒黨員——保衛(wèi)處保衛(wèi)員杜文棟。
杜文棟是汴塘鎮(zhèn)中心小學保衛(wèi)處的一名黨員保安。上崗幾年來,始終以黨員身份要求自己,堅決服從領導安排、認真領會貫徹上級和學校的文件精神,并貫徹落實到崗位實際工作中,始終把學生安全、校園財產(chǎn)安全放在第一位。每天天全天候不間斷工作,巡邏校園,嚴格檢查和登記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校園。防疫時期,更是頂住壓力將非必要人居拒之門外。一天三次上下學高峰期,他都任勞任怨地協(xié)助校干維持秩序和路隊紀律。除此以外,每天待所有師生離校后,他還要檢查每層樓每間教室門窗燈具以及多媒體設施是否關閉;在校園活動中,還要對學生人身安全進行保護,防范突發(fā)事件。由于盡忠職守、廣結(jié)善緣的好性格,全校年輕老師都喜歡喊他一聲“杜叔”。
尋訪當日,隊員們高舉隊旗,手捧紅領巾和鮮花來到保衛(wèi)處。六1班杜奕錦為杜師傅佩戴紅領巾并敬隊禮,然后四3班杜峻熙獻上一束鮮花表達敬意。隨后杜師傅與隊員一起坐下,開始今天的訪問。
杜師傅是一位黨員,80年代初期,15歲的他自愿參軍,經(jīng)過層層篩選光榮入伍,在福建省漳州市空軍地勤86837部隊服役。
隊員們問他為什么要參軍,他回答道:那個時候的我們,非常年輕,有很強的家國意識,一門心思要參軍,參軍不僅光榮,還能離保家衛(wèi)國的熱血夢想更近一步。和平年代倒是沒有仗打,卻在部隊里收獲了很多好處,有親密無間的戰(zhàn)友、練就了一副強壯的體魄,更是因為部隊紀律嚴明而變得更加有組織、有紀律。幾十年過去了,無論去到哪里、做過什么工作,咱部隊練出來的人從來都是優(yōu)秀的。
隊員又問:那您對部隊生活還有印象嗎?杜師傅問答道:據(jù)我所知,你們一天的零花錢有2塊、5塊10塊的,多的有20、30塊??墒俏覀兡莻€時候一個月吃喝用度加在一起才10塊錢。以前我們用的包都是帆布縫制的,耐用、能裝,你們現(xiàn)在的書包文具都好看得不得了。還記得當時疊軍被、快速集合和踢正步,那要求都很高,被子2分鐘內(nèi)疊不好就要挨罰,風里雨里也要站軍姿踢正步。你們現(xiàn)在在學校里都是快樂成長,舒舒服服地學習運動,哪里能吃到以前的苦頭呢?
話說回來,國家現(xiàn)在今非昔比啦,黨帶領咱們變得越來越好,才讓你們不愁吃穿、安心舒服地學習。只有國家強盛,你們才能強大;只有你們強大了,國家才會更強盛,可得好好學習啊!
之后,杜師傅拿去自己珍藏多年的部隊生活相片,向隊員們講述更多
當年的部隊生活以及入黨的光榮事跡。一張張頗有歷史感的老照片,幾乎是全新無損的,可見杜文棟師傅對往昔的崢嶸歲月的珍視。一個兵、一名工人、一位黨員、一位保安,偉大還需平凡細小來成就,平凡又何嘗不高大偉岸呢?
整個尋訪過程中,杜師傅不忘語重心長地教育隊員們好好學習、強身健體,還要學會吃苦,長大才能成為棟梁。
三月乍暖還寒,保衛(wèi)室里,杜師傅坐姿端正、語態(tài)親切;隊員們眼里有光、專心受教。
每個看似平凡的崗位都值得我們尊敬。保安人員恪盡職守認真負責的職業(yè)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我們的校園生活才多一分安穩(wěn)、少一絲風險、多一分便利,少一分擔憂。
隊員杜奕錦說:“經(jīng)過這件事,我告訴自己,以后就算是萬丈深淵,只要堅持走下去,終會迎來前程萬里。就像杜爺爺那樣,他有信心,有勇氣,勇敢地面對那些苦,而那些看似波瀾不起的日復一日,會讓某天他看到堅持的意義?!?
隊員趙雨樂這樣說:“走出保衛(wèi)處,我深深地感受到這是一堂多么深刻的課啊!共產(chǎn)黨在我心中,更顯得至高無上了,我也很想成為一名黨員,為老百姓做事,為國家效力!”
此次尋訪,讓隊員們不僅進一步熟悉了平日里不慎了解的保衛(wèi)人員,更讓隊員們深刻理解了平凡與偉大的辯證要義,感受到了一名老黨員的自我修養(yǎng)和對崗位、對國家深深的愛。每個看似平凡的崗位都值得我們尊敬。保安人員恪盡職守認真負責的職業(yè)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我們的校園生活才多一分安穩(wěn)、少一絲風險、多一分便利,少一分擔憂。此次尋訪,隊員們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黨員先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