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如一道彩虹。既多彩,又明亮。讀書,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如冬日暖陽,夏日涼風,讀一本好書,猶如和一位高尚的智者對話,書籍可以伴我們成長,是我們無聲的老師。作為青年教師的我更應該用讀書來拓寬自己的視野,武裝自己的頭腦。
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應當怎樣做教師呢?好多教師都覺得當一個好老師太難了,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常常也是內(nèi)心茫然,手足無措。教育是一種實踐活動,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個德育教育者,又想當好一個學科教師。可是這樣的兩手抓,似乎在實踐當中沒有收到我想象的結(jié)果,往往顧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認為我是負職責又盡心盡力的。對于每一個學生,一開始的時候我都給予平等的愛,可是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愛漸漸的變了:對于好學生聽話的學生,我是打從心里喜歡他們,而對于那些老是犯錯誤并且屢教不改的學生,該不該繼續(xù)管教他們呢?對他們有些失望,這樣的情緒也影響了我的工作狀態(tài)。
面對這樣的困惑,我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使我茅塞頓開,撥開烏云見日出,為在迷霧中的我指明方向。書中李老師的教育案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李老師說“教師首先是一個教育者,然后才是一個學科教師”。師愛是教師應盡的師德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這是一種職業(yè)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教師的愛是一種關(guān)心,一種關(guān)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忙,教師在這種情景下是能夠一視同仁地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中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guān)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fā)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我們對所謂的問題學生有一點不好的看法是能夠理解的,可是這并不防礙我們關(guān)心和幫助他們,也不是代表我們已經(jīng)放棄了他們,我們還是要盡自我的力量來教好他們,去關(guān)心和幫助他們,這才是人性的師愛!我相信經(jīng)過時間的磨練,我一定能夠做到真正的愛學生,更好的讓他們健康成長。
在教學方面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部分的學生都是貪玩的、不愛學習的;學生所感興趣的并不是課堂上的東西,而是課外的東西,是去外面探索的未知世界??粗鴮W生學習狀態(tài),令我心里充滿了壓力。其實這樣的情況在小學階段非常普遍。當然有學生的原因,可是也有教師的原因。也許我們的課堂沒有接近學生的心理水平,也許沒有教學的藝術(shù)。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論述:“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供給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可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明白,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chǎn)生厭學心理。所以,要想讓學生熱愛學習就要從培養(yǎng)學生學科興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在體驗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習的動力;像書中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那樣,我們?nèi)裟馨褞в杏螒蛐再|(zhì)的作業(yè)、科技知識、百科知識、趣味故事、趣味實驗等列入教師備課的資料,必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讓書籍伴我們成長,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吧!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讀書,讀教育名家的書,吸納各家思想之所長,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w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