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就是創(chuàng)造,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勞動是一種鍛煉;勞動是一種美德;勞動是一種修養(yǎng)。根據(jù)勞動新課標的要求,徐州市東湖實驗學校本學期開展了“勞動鑄就夢想”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每個月每個年級孩子們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勞動活動。
10月8日,應徐州市廣播電視臺《家有兒女》節(jié)目組邀約,徐州市東湖實驗學校的三位同學杭柏羽、韓蕊蔓、王馨予在兩位勞動老師的帶領(lǐng)下來到了FM93《家有兒女》電臺給大家分享勞動的收獲。
節(jié)目最開始,趙老師首先給《家有兒女》節(jié)目的各位聽眾介紹了徐州市東湖實驗學校勞動活動的設計背景。旨在“雙減”落實的同時,推動“雙增”,也就是增加更多戶外活動,勞動活動的時間和機會。
在和主持人鄭偉的互動中,三位學生代表分享了通過勞動活動解鎖的勞動新技能。韓蕊蔓同學表示在校的勞動活動,學會了調(diào)涼菜、炒菜、烘焙;杭柏羽學會了拖地洗碗洗水果,這些既鍛煉動手能力,還感受到幸福來自雙手;王馨予學會了做排骨湯,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技巧,在做排骨湯的時候,可以在里面添加幾片新鮮的橘子皮,不僅可以添加幾絲甜美,還以減少油膩感。
學生們分享后,梁老師就九月份勞動周的主題,按照各個年級段對《家有兒女》的聽眾進行詳細介紹,如低年級段的小朋友們的勞動主題是“衣冠之至”——疊衣服活動,通過每周的階段性活動,逐漸增加難度,讓孩子們通過實踐活動,懂得人人都要勞動、勞動成果來之不易的道理,初步感知勞動的艱辛與樂趣、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付出,切身的體會勞動最光榮。
中年級段,如三年級的“雪碗冰甌”——刷碗活動,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師布置任務,家長督促、鼓勵孩子們每天在家不斷的練習并長期堅持,養(yǎng)成習慣,體會父母的辛苦。
高年級段,如六年級的“珠翠之珍”——烹飪菜肴。幫助學生從勞動實踐中樹立樂于為家人服務的勞動觀念,初步形成家庭責任感。
勞動是創(chuàng)造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是我們?nèi)祟愄赜械幕旧鐣嵺`活動。小可愛們在勞動活動中也收獲滿滿。
韓蕊蔓說:“勞動是我們東湖實驗學校學生的一項必修課程。我們學校有勞動周活動,這次的整理書桌的勞動活動讓我明白了學會勞動的重要意義。在家受著父母的溺愛,在家基本上都什么都不做,什么是都是父母不辭勞苦自己在做,就算自己再苦,也不叫我們?nèi)プ?,所以通過這次的勞動可以明白勞動的辛苦,可以更好的體會父母的辛苦。我很喜歡這樣的活動,可以更好的鍛煉自己。同時,我還發(fā)現(xiàn)整理書桌并不是那么簡單容易的,我會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將自己常用的物品比如筆和尺子放在桌面上比較方便使用,而將不常用的書籍擺放在書立上或抽屜里,書籍的整理也大有學問,我常常會把他們按照課外閱讀書和課上教材書分類擺放。每次看到整潔的書桌,我都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也在學習時幫助我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
杭柏羽表示“學校組織的打掃校園衛(wèi)生勞動,讓我懂得了勞動不僅能造福大家,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大家的利益而自覺自愿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學生的勞動精神的一個特征。積極參加公共勞動是為學校和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xiàn)?!?
王馨予說“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辛苦之余,讓我又感到些許自豪,因為通過我的辛苦,為部分人帶來了營造了一個相對良好的環(huán)境,這也算是為學校的建設做了點小貢獻吧。此外,也讓我養(yǎng)成了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以前不怎么在意,平時只是做到自己不亂扔垃圾,自從勞動周后,當看到別的同學亂扔垃圾破壞環(huán)境時,我會不由自主的上前勸阻。環(huán)境是大家的,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勞動的人最美,三位小可愛代表還特別為大家?guī)砹怂齻兊牟潘嚬?jié)目,先是杭柏羽為我們帶來詩朗誦《勞動贊歌》。
節(jié)目尾聲韓蕊蔓、王馨予同學為聽眾們帶來合唱《把未來點亮》。
我們自古就有悠久的歷史,有燦爛的文化。這些都和勞動密不可分,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的結(jié)晶,勞動教育的意義不言而喻,趙老師,也從專業(yè)角度給聽眾們講解了勞動的意義。
撰稿:梁思雨、趙開成
審核:張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