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低年齡段學生對角的感知,馬樓小學數學組進行了《角的認識》教學研討活動。在王主任的帶領下,由資深教師常萍老師執(zhí)教,馬樓小學全體數學老師參與了研討、聽課、評課。
“角的初步認識”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中的內容,是小學階段“圖形與幾何”領域的一個重要內容?!敖堑闹R”是學生初次接觸,但是角與實際生活卻有著密切的聯系,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有角,二年級學生雖然沒有形成角的概念,但能初步辨認現實生活中的很多角,雖對角有一些朦朧的認識,但與數學中的角還有一定的差距。角的概念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對缺乏感性經驗的學生來說,確是一大難題。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常老師將觀察、操作、實驗、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于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通過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畫一畫、說一說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課后,各位老師暢所欲言,青年教師更是表示自己在這節(jié)課中學習到很多,比如:創(chuàng)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多方面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積極探索自己未知領域的知識,自己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新。通過這些數學活動的設計,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王主任還指出創(chuàng)設有趣的數學情境,這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在引入的時候,插入學生們感興趣的動畫,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有興趣的來學習有關角的知識;在找角時,讓學生觀察、尋找教室的角,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學生真正學會“生活即數學,數學即生活”。
供稿人: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