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媛,女,本科畢業(yè),主修小學教育,現(xiàn)任碧水灣小學科學學科教師。自94年8月踏入充滿童真與夢想的校園,胡老師在教育的田野上已耕耘三十一載。
愛是教育的靈魂,胡媛媛老師堅信,教育的核心在于愛。她的愛如春雨般滋潤著孩子的心田,她特有的細膩能夠看到孩子們細微的變化并及時給出正確的引導和溫暖的關懷,同時,胡老師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學生、熏陶學生,同時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科學課堂上找到自信,體驗成功。她帶領學生參加的全國機器人比賽、省實驗知識大賽、金鑰匙大賽、“船來船往”項目化學習等活動,均取得優(yōu)異成績。
胡媛媛老師深知,小學科學教育是培養(yǎng)未來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的奠基工程,要將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融入日常教學。胡老師在課堂上不僅傳授科學知識,更注重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她帶領學生開展“小小科學家”課題研究,鼓勵他們觀察生活、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解決問題,利用虛擬仿真實驗親身感受科學的魅力。
胡媛媛老師一方面重視與其他學科的交叉、關聯(lián),另一方面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像自然資源、環(huán)境質量、前沿科技等引導學生合理進行跨學科思考與應用。情境是認知的基礎,真實情境的教學內容會讓平面的理論學習增加維度,立體化的學習可以拓展學生的成長空間。在五年級科學學習——“再生紙”的課堂上,胡教師結合科學學科溯源紙的前世,讓學生走近中華幾千年的紙文化,激發(fā)愛國之情;引導學生了解造紙的傳統(tǒng)工藝,體驗造紙流程,結合美術學科,讓學生觸碰傳統(tǒng)紙藝,通過畫、折、撕、剪、揉、搓、晾、曬體會再生紙紙藝的制造過程。在“學無紙境,紙向未來”這一跨學科項目化學習中,學生以身邊隨處可見的各類紙張為中心,以時間為軸,發(fā)散出“溯源紙的前世”“走近紙的今生”“通往紙的未來”三大研究主題,孩子們收獲滿滿。
“再渺小的星也能發(fā)光發(fā)熱, 再微弱的光也能匯聚璀璨星河?!边@是胡老師始終堅守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的道路上,她一直努力成為學生追光路上的點燈人,一路陪伴,一路守護,讓每顆星星都能閃耀出屬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