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探索更有效的教學策略,銅山區(qū)漢王鎮(zhèn)小學于5月8日下午在銅山區(qū)漢王實驗小學會議室,組織開展了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提升專題研討會。此次研討會全鎮(zhèn)六年級全體數學教師以及各校數學學科教研組長參加,大家齊聚一堂,共同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出謀劃策。
會上,鎮(zhèn)數學教研組長孫俠老師先以精心制作的PPT為輔助,對本學期以來的數學教學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她通過單元測試、期中測評等多組數據,直觀地展示了學生在分數運算、幾何圖形、比例關系等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橫向對比了不同班級之間的成績差異,縱向分析了學生個體在一段時間內的學習表現波動。
針對分析結果,指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部分學生對圓柱、圓錐的體積公式推導過程理解不透徹,在實際應用題中常?;煜?;部分學生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解題步驟混亂、計算錯誤頻發(fā),運用簡便算法不夠靈活等,并分享了一些初步的改進思路,如增加動手操作實驗課程幫助學生理解幾何知識,開展計算專項訓練提升運算能力。
隨后,教師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各抒己見,交流了教學過程中的經驗與困惑。漢王實驗小學張道龍老師分享到,目前時間不夠用,每天一節(jié)數學課,除了課本,對應的區(qū)藍皮作業(yè),還有省配套《補充習題》等,數學書本上的題目,都很難完成,學生基礎還不好。周娜老師分享,學生的基礎太差,連基本的計算都不會,更有一部分學生和家長都主動放棄的,王健老師分享,時間上真的很緊張,數學書一課的內容,習題對應2-3頁,只有一節(jié)課數學課,真的很難完成,關鍵家長有的也不配合,有的也沒有能力輔導。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大家沒有放棄,都努力根據各自班級的情況,進行不斷嘗試方法,時間不夠,就向“海綿”里擠時間。王媛潔老師則提出,班上有幾位學習困難的學生,在理解復雜應用題時存在較大障礙,希望能借鑒其他教師的經驗,加強一對一輔導,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在熱烈的討論氛圍中,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啟發(f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現場不時響起贊同的掌聲。
孫俠組長也分享,我們復習要做好整體規(guī)劃,把知識整塊的復習,分別從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和綜合與實踐四大塊進行知識的梳理。同時把小學數學的知識點細致分析到十四個點,先讓老師們心中有數,有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最后結合最近三年的小學數學畢業(yè)試卷,一題一題分析,三-六各年級知識點所占的比重,以及目前題目的出題形式都進行了分析。
會議最后,孫老師提出了幾點建議:一、要強化備課環(huán)節(jié),備好復習課。不僅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學情,還要加強同年級教師之間的集體備課,共享教學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二、課堂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復習時老師首先自己對知識點有整體把握,多進行引導式等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進行知識梳理;三、加強作業(yè)管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布置基礎題、提升題和拓展題,及時批改并反饋,做到精準輔導,對于作業(yè)中暴露的共性問題,要在課堂上重點講解。四、重視復習后的及時檢測和反饋。
孫老師強調六年級作為小學階段的關鍵時期,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尤為重要,它不僅關系到學生能否順利過渡到初中學習,更是學校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此次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提升專題研討會,為教師們搭建了交流與學習的平臺,使大家明確了教學方向,增強了提升教學質量的信心和決心。相信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銅山區(qū)漢王鎮(zhèn)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定能更上一層樓,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撰寫人:楊曉婉
審核人:孟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