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樹上花開,正是人間好時節(jié)。沒有人不喜歡春天,沒有人不愛這希望的時節(jié)。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玉潭實驗學校的老師如約開展每周五的讀書交流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集體的智力財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師的個人閱讀?!弊x書是教師進步的階梯,讀書點亮教師成長之路。讀書撼動了我們的心靈,豐富了我們的學識。教師與書為友,會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更受到學生的喜歡,會更富有教育的智慧,從而使我們的教育變得更加完善 ,更加美麗。只要我們經(jīng)常徜徉在書的海洋,相信我們的人生將會永遠美麗!
會議在李玉梅主任的主持下有序展開。
首先張鳳梅老師分享了她閱讀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這本書。和其他嚴肅講座不同,張老師把她自己教學中的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用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給在座的老師們帶來笑聲的同時也得到在座領(lǐng)導和老師們的肯定。她在工作中遇到的教學問題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故事情節(jié)。但張老師學著做到了“心平氣和”,對學生像是對自己的孩子那樣關(guān)心、用心。用自己的愛心化解一次次的問題。
第二個分享的是李一明老師,她通過自己對她所閱讀的英語教學方面的書籍談了自己的感悟:“要多表揚孩子”。她提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并且提到教學中聽取其他有經(jīng)驗的教師的教學寶貴經(jīng)驗,一步步引領(lǐng)學生學好英語。
孫培培老師在聽了兩位老師的讀書感受以后,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教學以及班級管理談了自己的收獲。
最后陳亞校長在總結(jié)中不僅分享了自己的讀書方法,并且強調(diào)“懲戒不是最好的教育”,這必將影響更多的老師,提高教育技巧,促使老師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要想掌握教育的藝術(shù),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話一語道破了為師之道,“欲求教書好,先做讀書人”。教師成長最關(guān)鍵的途徑就是讀書,從書中我們才能吸收文化營養(yǎng),才能在閱讀中發(fā)展自己。
在最美的春天里,捧一本書,在清朗的春日,恣意享受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