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構建高效課堂,切實發(fā)揮師父的“傳、幫、帶”作用,促進師徒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實現(xiàn)教研相長的目標。2024年10月9日,大許實小開展“青藍工程”師父展示課活動,全體語文教師參加活動。師父代表們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展示出一節(jié)節(jié)質量高、氛圍好的精品示范課。
李臣老師執(zhí)教四年級《蟋蟀的住宅》,課堂上她以課后習題“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作為切入點,帶領學生分別從工程的時間漫長,工具的柔弱簡單,巢穴的特點來感受“偉大工程”。在這個過程中,李晨老師以讀促悟,通過學生自讀、老師帶讀、師生合作讀以及帶學生動作表演的多種形式,讓學生深入感受“工程偉大”。最后,升華文章主旨,作者漫長時間的耐心觀察和深入思考也是“偉大的工程”。課堂的最后老師對學生提出要求—“處處留心皆學問”,并布置小練筆,學練結合。
董美晨老師執(zhí)教《圓明園的毀滅》,以“瓶述”鋪設情感軌跡,串聯(lián)課文兩大板塊—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在教學過程中,董美晨老師通過圖文展示模擬園中昔日的輝煌,又結合課后問題“作者為什么花這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呢?”激發(fā)學生在圓明園毀滅后的情感體會。最后播放《逃出大英博物館》小視頻,通過小練筆,讓情感流露筆端,學生立下強國之志,學科育人功能得以體現(xiàn)。
張娜老師執(zhí)教《爬山虎的腳》的過程中先給出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初步感知爬山虎的生長過程,再引導學生品讀描寫葉子的語句,抓住“一順兒”“漾”等重點詞語,感受作者語言的魅力。接著在品讀爬山虎的腳以及攀爬過程的語句時,抓住相關動詞,讓學生以手代爬山虎的腳演示爬山虎在墻上往上爬的過程,再次感受作者語言的準確生動。然后總結: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源于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最后,布置觀察豆芽的生長,并寫觀察日記。張娜老師的課堂生動扎實,切實地實現(xiàn)了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
課堂教學結束后,柳主任主持評課,李寶玲老師和張海珍老師率先發(fā)言,其他老師也踴躍參加。在這些發(fā)言中,有學習的收獲,也有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不同建議。最后盛校長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她首先給予三位老師的教學能力的肯定,然后提出語文的教學要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增強課程實施的情景性和實踐性,加強課程內(nèi)容的整合。
“青藍工程”師父展示課不僅僅是一次活動,更是經(jīng)驗與責任的傳遞。師父搭建助力成長的橋梁,徒弟踏上教育教學的征程,師徒共勉,教學相長,相信師徒定會共同書寫教育的奮進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