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包含了計算的正確率和準確率,是學習數學和其它學科的基礎。在小學階段,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的重點內容,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運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是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之一。
在繼十月份開展數學教師人人一節(jié)計算研討課之后,我們數學教研組又開展了以《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為主題的教研活動,此次活動由數學教研組長唐會老師主持,全體數學老師參與研討。各位老師暢談自己班級中學生計算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接下來的訓練加強方案,并介紹自己在計算訓練方面的心得。
唐會老師∶學生到了六年級還出現20以內加減法半天口算不結果的現象。我覺得基礎數學知識還是要讓孩子熟練背誦的。比如20以內加減法表、九九乘法口訣表、常用簡算算式125×8、25×4等、常用的分數與小數的互化……只有夯實基礎,打牢地基,后面的計算才有可能學好、算對。所以低年級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并要人人過關,堅持日日誦,天天查。
李彩麗老師∶充分利用課前兩分鐘,每天堅持兩分鐘的口算訓練。一分半鐘口算,集體核對答案,訂正再互查。對于錯誤較多的孩子,下課老師了解錯誤原因,及時補救。對于特別困難的孩子,可以指定小老師一對一輔導,發(fā)揮優(yōu)生的作用。
宋懸老師∶學生本身對口算缺乏興趣,加上機械重復的訓練更是嫌麻煩,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亂說。因此,發(fā)揮家長一對一的優(yōu)勢,動員家長們和孩子進行搶答、口算接力賽、口算大比拼等,或者進行隨時隨地的熏陶。
賈莉老師∶因為計算是數學學習中最基礎的知識。我們要一定得取得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先明白計算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每晚也要堅持3-5分鐘的計算專項訓練。做好與當天或近期學習的計算相關,使家長感受到計算能力提高了,數學成績就會有很好地提升。尤其是數學成績較差的孩子,往往抓住計算就能進居及格的行列,讓家長和孩子嘗到計算的甜頭,看到學習的希望。以計算能力的提升,樹立孩子學好數學的信心。
陳偉老師∶對于計算的訓練應該堅持不懈,老師也要不定時地測試,及時了解學生計算存在的問題。做個有心人,把計算問題較嚴重的孩子,可以找時間單輔導;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錯誤,摘抄下來,常練多訓。
馬洪遠老師∶關于課前倆分鐘的計算訓練,我是這樣使用的。每天請課代表抄我精選的口算題目,或是孩子們經常出錯的、或是本節(jié)課或本段時間經常用到的。利用小組對抗或男女對抗的模式,調動孩子口算訓練的積極性。
秦朝永老師∶簡便計算方法的使用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因此拿到計算,要求孩子一定用心觀察,看看算式是否符合簡便計算的條件,再按合適的運算律進行簡算。
李肖老師∶估算和檢驗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尤其重要。有很多同學做完后,不會檢查,就只用眼睛來回掃題或置放一旁。我要求孩子完成計算后,用紙遮住答案,重新算一遍,再對比與第一遍的的答案,把檢查落到實處。
本次教研活動在大家的熱烈討論中圓滿結束,相信每位數學老師都有所得。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們善于做計算教學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
撰稿人∶賈莉
審稿人∶金生棟